咨询时间:8:00~24:00400-1010-123

朱晨敏

启德留学规划师
+ 订阅 取消订阅
  • 49435

    访问量

  • 393

    订阅

  • 21

    博客

个人简介

姓名: 朱晨敏

所属分公司: 暂无

留学国家: 暂无

电话: 400-1010-123

自我介绍 :
工作感言 :

文章分类

相关推荐顾问

    博文详情

    < 返回目录
    人际交往的艺术——论日本礼仪 (2012-07-15 10:44:27)
    标签; 暂无标签 分类:其它

           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各方面的礼仪规范可谓是源远流长。 礼仪一词在中国最早是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作用,在汉字里,“礼”既表示礼貌和秩序,又意味着为表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仪”则指具体的仪节。 千年以前中国就有了《周礼》、《仪礼》、《礼记》等礼仪专著。“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泛流传。 
    遗憾的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礼仪传统遗失殆尽,几近乌有,直至2004年,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金正昆讲礼仪》的节目播出,礼仪才被人们重新提起,放到日程上来,而商务礼仪的学习更成了各大企业近年来开展的工作重点。我想说的是,在中国与世界接轨的今天,除了事事要与国际看齐,要符合国际标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准确地把握我们本民族的礼仪传统。

           作为我国近邻的日本,格外注重传统的礼仪文化,本文集从日本礼仪文化历史传承的角度,讲一下礼仪的重要性。 日本几乎全是大和民族。居民主要信奉神道教和佛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日本至今还保留浓厚的我国唐代的礼仪和风俗。

     ◆服饰礼仪 

           日本人在交际应酬之中对打扮十分介意,在商务交往、政务活动以及对外场合中多穿西服,在民间活动时,他们有时会穿国服——和服。穿和服时,一定要穿木屐和草鞋,并配以布袜,妇女穿和服时,还必须腰系彩带,要后加上一个小软托,并且手中打伞。根据年龄、婚姻状况以及身份地位的差别,和服的色彩、图案、款式、面料乃至穿着方法也不尽相同,需要准确区分。 
    在与日本人打交道时,衣着上必须注意四点:1、日本人认为衣着不整齐便意味着没有教养,或是不尊重交往对象。所以,在与日本人会面时,一般不宜穿着过分随便,特别是不要光脚或穿背心;2、到日本人家里做客时,进入「玄関」(げんかん)后要先脱下大衣、风衣和鞋子,同时鞋子要朝外摆放整齐;3、拜访日本人时,切勿未经主人许可,而自行脱去外衣;4、参加庆典或仪式时,不论天气多么热,都要穿套装或套裙。

    ◆餐饮礼仪 
           在饮食方面。日本可以说是自成一体,世人一般称之「和食」(わしょく),即日本料理。 日本人用餐时,要摆上一长矮桌,男子盘腿而坐,女要要跪坐而食。日本在使用筷子上是很讲究,筷子都放在筷托上。还有“忌八筷”的习俗,就是不能舔筷、迷筷、移筷、扭筷、剔筷、插筷、跨筷、掏筷。同时,还忌用同一双筷子让大家依次夹取食物,也不能把筷子垂直插在米饭里。
    宴请客人时,大都忌讳将饭盛得过满,并且不允许一勺盛一碗饭。作为客人,则不能仅吃一碗饭,那怕是象征性的,也要在添一次。否则,就会被视为宾主无缘。

    ◆茶道礼仪
           茶道是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源于中国的唐宋时期。茶原本不是日本的所固有产物,是由遣唐使与留学生从中国将茶带到日本,而逐渐发展成日本的茶道。唐朝的茶主要是以「团茶」为主,将茶叶固定成一块,然后再煎煮饮用,日本现今的抹茶就跟「团茶」比较接近。日本茶道有“四归茶道”的说法,即“和、敬、清、寂”。“和”指和平、祥和;“敬”指尊敬、互敬;“清”指清洁、清爽;“寂”指幽寂、苦寂。这种茶道精神一直是日本茶人追求的目标。
    在饮茶时,主人会用左手掌托碗,右手五指持碗边。跪起后举起茶碗(须举案齐眉),恭送至正客前。正客接过茶碗也须举案齐眉,以示对主人致谢。然后再放下碗后重新举起才能饮茶,因为日本人注重茶具文化,因此如果茶碗上有图案,需要将茶碗转半圈避开图案再饮用,饮时口中要发出“啧啧”的赞声,表示对主人“好茶”的称誉。待正客饮茶后,余下宾客才能依次传饮。饮时可每人一口轮流品饮,也可各人饮一碗。

    ◆习俗禁忌
           日本人对樱花无比厚爱,对荷花则很反感。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荷花是丧葬活动用的;菊花在日本是皇室的标志,不能作为礼物送给日本人;盆花和带有泥土的花,则被理解为“扎根”,意味着病久不愈,所以不要送给病人。是以在《一公升的眼泪》中, 亚也对麻生送自己盆花感到诧异,不过因时因地,在这里,麻生的意思是希望亚也能够朝气蓬勃的活着。
    日本人很喜欢猕猴和绿雉,并且分别将其确定为国宝和国鸟。同时,他们也很喜欢鹤和龟,认为是长寿和吉祥的代表。但是,日本人对金色的猫以及狐狸和獾极为反感,认为它们是“晦气”“贪婪”和“狡诈”的化身。
    一般而言,日本人大都喜欢白色和黄色,讨厌绿色和紫色。因为日语中“四”的发音「し」同“死亡”的发音「しぬ」相同,所以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禁忌“四”;然而同中国人崇尚“九”的习俗不同,日语中“九”的发音「く」同“痛苦”的发音「苦しい」(くるしい)相同,因此也不受人喜爱。

    在日本,即便是吸烟者,也不喜欢别人向他敬烟,他也不会向你敬烟。

    ◆节庆礼仪
            日本的主要传统节日为中国传来的「五節句」(ごせっく),即为:人日「じんじつ」(正月7日)、上巳「じょうし」(3月3日)、端午「たんご」(5月5日)、七夕「しちせき」(7月7日)、重陽「ちょうよう」(9月9日),但由于历史的演变,已经成为日本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了。
    「正月」(しょうがつ)即新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跟中国一样过农历新年,明治维新以后政府废止了农历纪年,因此「正月」改为今天的1月1日到1月3日。快过年的时候,家里会准备「御節」(おせち),即日本的年饭。新年里,大家去参拜神社祈福,或到朋友家去拜年、喝酒,孩子们玩日本式纸牌、放风筝、拍羽毛毽子。新年里,还在门上拉上稻草绳、插上松枝,意思是“插上树木迎接神灵降临”。装饰松枝的时间是1日至7日,这一期间也叫「松の内」。


    「雛祭(り)」(ひなまつり)即3月3日的女孩节,也称“偶人节”,是祝愿女孩子将来幸福的节日。这一天,人们模仿昔日宫廷的风俗,把漂亮的木偶和桃花摆在一起,喝糯米酿成的甜酒。当年成年的女孩子会着正式的和服出游,代表成年。这也是日本女性一生中第一次着正装。
    「端午の節句」(たんごのせっく)即5月5日的端午节,这也是中国传至日本的节日中改变最大的一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男孩节”,是祝愿男孩子健壮成长的节日。这一天,人们装饰起武士木偶,还在屋檐上插菖莆、竖起鲤鱼旗、吃柏饼。这在以前代表了日本人崇敬的武士道精神,现在更多的是表达希望男孩茁长成长的愿望。
    「七夕」(しちせき)在7月7日,和中国一样,这一天是庆祝在银河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一年一度的相会。人们在庭院前供上玉米和茄子,把写有歌词的五彩诗笺装饰在细竹上,祈祷女孩子的手艺像织女一样灵巧。

    「菊の節句」(きくのせっく)即9月9日的重阳节,主要是为往生者祈福。
    此外,还有迎接祖先神灵的「彼岸(春分日、秋分日前后7天)」和「月見(赏月,9月13日)」,赏月时,一般要摆放上赏月用的糯米饭团和当年收获的地瓜、栗子等。还有就是所谓的「七五三」,是指带着7岁、5岁、3岁的孩子去神社,为孩子祈祷幸福和健康。

    ◆送礼习惯
              据我所知,日本人差不多是全世界最喜欢送礼的民族了。除了「ぉ年賀」(ねんが,新年)、「ぉ中元」(ちゅうげん,7月15中元节)、「ぉ歳暮」(さいぼ,岁尾)等定期的互赠礼品外,还有:“结婚贺礼”、“出生贺礼”等各种形式,甚至于搬到新家也要给邻居们送上礼物。另外,送礼时还期待着“还礼”也可以说是日本的一大特点,不欠人情这种思想在日本人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其规则是“等价交换”,另外,“喜事加倍,丧事减半”也是通行的还礼标准。在日本,过年的时候要给亲朋好友、合作伙伴、上司长辈等寄出「年賀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贺年卡,日本的邮局会把它们集中起来,等到「正月」的第一天送到每家每户,所以,如果发现有漏掉的,可以及时补上。

    ◆日语会话中的礼仪
           日语是学习起来最复杂的语言之一,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礼仪要求。日语表达分为敬体和简体,正式场合不允许使用简体。同时日语中有专门敬语动词,分为“尊敬语”、“自谦语”和“恭谨语”。举例来说,同样是“说”这一动词,普通语态为「言ぅ」,如果是长辈做主语,要使用尊敬语为「おっしゃゐ」,自己做主语,要谦称「申す」或「申し上げゐ」。在日语中,对象不同,说话的完整形式也不同,同样是说“谢谢”,又有从低到高的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どうも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等等,同时根据感谢程度的不同,句首还会添加表示程度的「とても」、「ほんとに」等等,甚至于,原本表示道歉的「すみません」,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用来表示感谢。日语的这种复杂性导致外国人学习日语上的困难,同时,日本人自己也很难说已经可以完整的掌握会话中的各种敬体表达,所以在和日本人的接触中,要格外注意。

    从上面的介绍已经不难看出,日本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传统的礼仪之邦,虽然他们有些礼仪习惯甚至已经达到了繁琐的程度,可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礼仪习惯的传承的确也为他们保留传统文化提供里载体。2004年曾出现过韩国和中国对“端午节”申请“世界遗产”的争端,这不禁让我想到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问题。端午节原本就是中国的民间节日,韩国怎么会想到和中国争夺它的“世界遗产”拥有权呢?用韩国的话说,中国已经不再能够保持它的历史文化了,而在韩国还仍然保留着。创造是一回事,传承则是另外一回事。
    上面提到过“礼仪一词在中国最早是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作用”,可是很显然,这种道德教化作用正在弱化,而且趋于消失。原本这种礼仪不应该只单纯作为礼仪来看,它应该是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我们了解我们祖先生活生产活动的一条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礼仪,尤其是中国传统礼仪就尤为重要。

    日本留学详情咨询 启德上海 朱老师  TEL:18621581031

    阅读(1385)

    在线答疑

    姓名:  联系电话:  问题描述: 

    本人允许通过电话、短信形式联系,确认咨询需求预约

    订阅朱晨敏老师的博文

    提交

    在线问答

    本人允许通过电话、短信形式联系,确认咨询需求预约

    为什么选择启德教育
    国内留学规划与出国
    培训的国际教育机构
    中国较早聚焦于国际教育
    一站式服务的企业
    在北上广深等国内41个城
    市设立了69个分支机构
    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以及越南设有境外公司
    值得信赖的国际教育机构 Teaching Lifelong Success
    关于启德
    启德简介 启德动态 客户意见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出国留学
    美国留学 加拿大留学 澳大利亚留学 新西兰留学 英国留学 爱尔兰留学 法国留学 德国留学 荷兰留学 意大利留学 西班牙留学 瑞士留学 北欧留学 匈牙利留学 俄罗斯留学 中国香港求学 新加坡留学 韩国留学 日本留学 马来西亚留学 中国澳门求学 泰国留学 迪拜留学
    启德分支
    北京 广州 深圳 上海 武汉 济南 青岛 烟台 成都 重庆 杭州 宁波 南京 苏州 无锡 合肥 石家庄 邯郸 郑州 西安 太原 天津 呼和浩特 兰州 珠海 长沙 福州 厦门 南宁 沈阳 大连 长春 哈尔滨 南昌 昆明 海口 佛山 东莞 中山 汕头 境外公司: 澳大利亚 英国 加拿大 越南
    考试培训
    托福培训 雅思培训 GRE/GMAT
    启德学游
    美国学游路线 加拿大学游路线 英国学游路线 澳洲学游路线 其他学游路线
    特色服务
    国际预科 来华留学 新高考
    友情链接
    关注启德教育:
    启德小程序 留学想要的 都给你
    跳转链接 关闭
    留学考培问题轻松问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

    留学规划与服务机构选择

    合理规划留学 驾驭申请全部

    关闭

    向我提问

    姓名:刘诗诗

    分公司:启德北京

    负责:加拿大

    本人允许通过电话、短信形式联系,确认咨询需求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