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徐文
所属分公司: 上海
留学国家: 美国
电话: 400-1010-123
商科一直是美国留学的热门专业方向,虽然商科类专业越来越受到国际生追捧,但是该专业在美国就业前景到底怎么样呢?想要留学后在当地开始职业生涯,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呢?下面这篇文章就给对于美国商科就业前景有疑惑的顾问老师们提供一下方向指引。
美国商科就业前景分析
金融(Finance)
常见出路:各类Analyst (Financial,
Business, Risk, Management, Operation, Investment). Account Manager/Advisor/Teller等银行职位,四大或corporate等
金融一向是个非常有话题感的专业,因为它总是伴随着投行/券商/trading/HF这种热门字眼,众多学生也会被误导趋之若鹜,其实呢,MSF在北美整体就是鸡肋一般的存在。
金融本科还好一些,但一年master很非主流。因为很多市场上不会有专门为金融master开设的职位。要么本科就够了,要么就是MBA类的(MBB(麦肯锡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和贝恩公司的集体缩写),投行类)或者就是phd做trading,quant这种。
每年美国大概有10%的MSF能留下来,大多是FA (Financial Analyst)。今年H1B报了9600多的FA名额(德勤、高盛、花旗、JP摩根、德意志、UBS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等),但你也面临其他专业学生的竞争,包括学数学的,这些都不是只有Finance学生才能干的活。
美国MSF就业 好的学校是Princeton,Vanderbilt,
WUSTL (C track), UT Austin和哥大的FinancialEconomics。如果你进了这几个,恭喜,留下几率大很多,虽然他们每年招收的中国学生屈指可数。
北美 热门的方向无非那几个,IBD(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即投行中的投资银行部, trading, risk这种。但每年招不了几个中国人。倒是 近转行去做data analytics的增多,Python和R玩的不错的可以考虑一下。
回国面就宽很多,四大、投行/券商/银行总部、PE/VC(VC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PE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企业Analyst都有。毕竟国内看学历看牌子现象严重得多,而且国内金融体系还在发育期,机会多得多,除了quant这种高阶的。总的来说这专业回国还是比较吃得开的,当然要是比较好的学校了(美国top30+,德州奥斯汀,这种吧)。一般的项目回国和国内研究生没什么差别。
美国想在这个圈子里混好, 重要的无非是两个:人脉和个人魅力。人脉搞定内推和deal,个人魅力搞定同事和上级。个人魅力里面当然包括英文、沟通、领导力这些。说白了,你能不能跟一帮美国人喝着Jameson在pub里看着棒球谈笑风生?
如果一定想留在北美做finance,实习经验必不可少。因为大多数MSF不是STEM专业,你只有一次H1B抽签机会,一定要提前把握好。
当然如果你想考CFA往Financial analyst方向转也可以,FA每年LCA数量排第十一,大约9000多个名额。
1. 如果是以留美就业为目的的话,MSF是个很差的选择,相比之下,会计更好,因为需求是稳定大量的。或者就工作几年MBA.要么就走MFE技术路线,如果数理功底好。至少你应该选择STEM学科的finance项目OPT拿久一点。
2. 相比之下,MSF还是回国吃得开,一个同学哥伦比亚的MFE(金融工程),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了吧。 后华尔街试了一圈也没拿到summer intern,回国几大投行投了一圈一大半都给offer了。
3. 至于留在北美做IBD或者trading/quant这种?金融本科的ABC们还有点戏,靠一个master,几率接近于0。回国攒几年好的经验回美国读Top MBA要靠谱得多。
4. 大家警惕John Hopkins的MSF项目,学校虽然是大牛校,但这个项目是非常的水。他家目前每年招的中国人比其他Top30
MSF加起来还多几倍。
经济学(Economics)
Econ的就业情况略尴尬,说好听一点就是“万金油”,有广泛的工作选择,较为对口的包括banking/insurance等,其他的也不乏做Marketing,会计的等,但这些方向明显会比科班出身的竞争力弱一点点,大多是靠一个实习定方向。前十名 对口的就是MA(management analyst)了,H1B今年排第七,今年出了15000多个职位。 大户是E&Y安永(E&Y), Capgemini凯捷管理顾问公司, Accenture埃森哲等。不过也要面临大量Finance,Business和Math学生竞争。
所以在Econ的本科毕业生中,除了不少进入银行外,还有很多继续攻读master,转到金融数学/金融工程、数据分析,甚至会计等更具体的方向。
经济学虽然冠得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其实说到底还是属于服务业,所以除了学业成绩要好到足够可以卖弄专业之外,客户服务经验也不容忽视, 好就是:
1) 锻炼语言魅力,尤其在银行、保险、咨询公司需要时刻直接与客户沟通的岗位,能搞定deal。
2) 说到底还是属于服务业,就算没有专业相关的实习经验,也得有客户服务的经验,哪怕是在零售店当过服务员。没特别的背景,银行前台都是从teller做起。
3) GPA要高,毕竟没有其他方式检验你的能力了,你的GPA至少需要可以证明你足够聪明认真。
4) 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热门考试,如加拿大银行业必备的CSC证书,北美都认可的CFA,CFP,FRM,CIPM等。
工商管理/国际贸易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这应该是比较轻松的一个专业了,同时轻松的肯定没太好的出路。除非你进的是top10那种的本科program,或者是家里有个公司继承的,或者一毕业就打算回国,否则真的不推荐。Master的话更不推荐。实际上大部分decent school都不会开设international business这种master.因为和MBA重叠了。MBA才是master level商科教育的核心。
因为要和local竞争, 好肯定是拿我们的强项(数理和逻辑等)和别人的弱项竞争啊,如果你拿自己弱项(语言、文化、社会、沟通类)去和别人的强项争,不是不行,只是你在给自己添堵。
这个专业case做的好的,数理好的,倒是可以直接和Finance和Econ学生竞争FA和MA的职位。
市场营销(Marketing)
MKT虽然可以细分很多方向,但主要还是围绕brand marketing和data analysis两方面。本地人会相对喜欢brand marketing,毕竟有得天独厚的语言和文化优势。
而中国学生往往会更选择更具现实意义的data analysis方向,毕竟我们数学好啊,英文不够用的时候,就用数据说话,不要以卵击石那我们弱项去和别人强项拼。如果你英文和数学都不错,同时计算机能力强,digital marketing相信会是 佳的选择。
而现在,有一定规模,尤其有国际市场开发需要的公司,也会聘请有中国背景的人加入其MKT团队做brand marketing。特别要玩转微信微博这种,对老外太难了。
对口的是13名的Market research
analyst(MRA),H1B今年报了8000个,不过大户都是科技公司。
1. 如果你要做brand marketing,积累多一点case,培养自己的对比分析能力,在面试的时候可以旁征博引;如果你要做data
analysis,培养自己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分析统计能力。
2. MKT工作的门槛较低,很多学生刚上大学就可以开始着手找相关实习,各大中小企业,尤其是FMCG行业都会愿意招较多的MKT的实习生,如果没有找到直击MKT要点的,也可以从sales入手。无论是积累社会经验、积累案例还是积累人脉,都非常重要。
3. MKT的课程会有不少小组projects,挑好的队友选好的题目,会给日后加分。
本人允许通过电话、短信形式联系,确认咨询需求预约
本人允许通过电话、短信形式联系,确认咨询需求预约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