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分享一个申请美高的孩子的成功案例 (2020-04-10 17:31:10.93)
标签; 暂无标签 分类:
成功案例 今天分享一个申请美高的孩子的成功案例。
赴美读中学的优势不言而喻,小班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度,多样的课程设置,真正的把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对于孩子天性的释放以及未来申请大学的便利性等等都是吸引很多家长申请美高的原因。从业这么久以来,未送出很多中学生,回忆起来,我觉得最温暖的的故事里有LT,一个喜欢ANNA SU的小女孩,从一个普通中学班级排名40/50人,对于学习失去信心,好几次孩子很无辜的跟我说,老师基本不管我,只管哪些学习好的孩子。我可以感受到她眼里满满的失落,到后来,她去了西雅图的一所寄宿学校,在哪里,爱好画画的她,每一次的画都被学校拿来做展览,而且收获了太多的夸赞,amazing,excellent,genius 等等,她甚至跟我说,老师,怎么我换了一个环境,就好像变了一个世界。在美国的学校,我觉得我是一个天才,特别开心,特别鼓舞。后面的她,读了纽约大学本科,还读了硕士,现在也发展的很好。她妈妈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我还记得一个小男孩,虽然学习看起来没有变的更出色,但是,我记得他变的爱自己爸妈了,在没出国之前,不愿意跟妈妈坐在一起,妈妈说话从不认真听,一付厌世的样子,但是我们邀请他们圣诞节回来分享的时候,他竟然跟那么多的学生和老师说,我爱妈妈,我回国后给妈妈做了一顿饭。在海外求学的日子里,他学会了感恩和爱。换一个环境,不一定学习就飞跃发展,但是在美国的氛围里,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鼓励,和锻炼,他们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而且在成长上,也更成熟。我很开心,见证过了他们的蜕变。
申请美高经历了10多年的稳定发展之后,而且现在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我所办理的学生中,最小的是小学五年级,南山这边的一所国际学校,家长拿了工作签一起去陪读。在陪读的一个月之内,我跟家长妈妈保持联系,她给我截图了几张美国小学的孩子的作业,由衷的反馈说来美国是对的,对于孩子独立思维能力的锻炼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他们提问的问题都是发散性,没有对与错,只是希望孩子能够抒发自己的个人意见,锻炼自己的批判式思维。同时在国外特别强调团队协作,她所参加的英语话剧团、舞蹈团等等的一些集体的演出,对于孩子融入到班级以及训练英文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有非常好的效果。看着不同国籍的孩子在玩耍中融入,对于他们的包容能力和自我表达力都有很好的提升。
今年我申请的D同学是来自于香港的一所国际中学,因为从小都是在国际学校,所以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比较好,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仍旧需要加强,喜欢击剑、计算机。因为家长有美国国籍在香港工作,所以语言能力也是非常的不错,主要是因为申请高中的流程比较复杂,家长希望找更专业的团队来协助学生的申请。我跟家长讲述了整个申请办理的进展,以及我们取得能够帮学生做到什么,以及整个时间流程和我们的成功案例等等,家长说我们比香港的机构更加实在,而不是遮遮掩掩的,最后委托我来帮助孩子申请美国的九年级。
因为是在香港读国际学校,所以学生没有考托福,也没有考SSAT。现在SSAT在广州也有很多考位,而且考试的场次比较多,很方便。学生第1次考就接近2000分的成绩。申请学校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面试,我们递交了学校之后,就陆续收到了学校的面试邀请。在这个过程里面非常感谢文书周老师对于学生面试的辅导培训。在每一次的面试安排之前,我们都会跟学生联系做模拟提问,在当天也会关注申请面试的进展是否顺利结束以后我们也会问问学生和家长的一些感受。在去年年底之前,我们提交了所有的申请。今年陆续收到了好几所寄宿学校的录取,欧家谷中学,罗斯中学,邓恩中学,胡沙克中学等。其中有一所学校,因为学生没有考托福,学校又很看好学生的申请条件,也临时安排了多邻国的语言测试,学生也考到了很好的分数(115)。
另外关于选择学校这个环节,我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学校的AP课程,包括关于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以及学校毕业生去向等等的一些因素,帮学生推荐了适合他的一些学校。主要是我们有大量的在读中学学生,所以,很多推荐的学校都是有第一手的信息可以共享。申请美高的过程其实还是非常紧凑的,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申请美高,我们是专业的。欢迎来咨询。
Grace Zhang|张甜甜
US education, Shenzhen Branch|美国部
Mob: +86 159 1412 1397
Email:Gracezhang@eiceducation.com.cn
www.eic.org.cn
阅读(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