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香港大学地理系联合童军总会将于2025年4月13日举办大型公众教育活动,通过气象定向赛、STEAM作品展、公民科学工作坊和跨界论坛四大板块,提升青少年及公众应对气候危机的能力。活动融合香港天文台气候数据与城市防灾策略,提供沉浸式气候教育实践场景。
【香港大学地理系联合童军总会举办「极端天气与可持续发展」大型公众教育活动 | 融合STEAM实践与公民科学的教育创新】(加粗主标题)
根据香港天文台《2023年度气候报告》(来源:hko.gov.hk),香港年均气温较1961-1990基准期上升1.8°C,2023年更录得54个热夜(日低温≥28°C)的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香港大学地理系联动香港童军总会,将于2025年4月13日12:00-16:00在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推出「极端天气与可持续发展」主题日,通过气象定向赛、STEAM作品展、公民科学工作坊、跨界专家论坛四大板块,构建青少年气候教育创新场景。
参赛者需运用气象数据解读、应急路线规划、团队协作能力,在模拟极端天气(暴雨/酷热/台风)场景中完成生存任务。赛事设计融入香港土拓署《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来源:www.dsd.gov.hk)中提出的城市内涝热点区域数据,强化灾害应对的现实关联性。
参与者可亲手制作低成本雨量计、便携式温湿度监测仪,技术原理源自香港大学地理系2024年社区气候监测项目(已覆盖全港18区)。现场设置数据即时上传系统,连接香港民间气象观测网络。
展出作品涵盖三大方向:
1. 韧性社区设计:结合香港屋宇署《建筑物抵御极端天气指引》的模型优化方案
2. 灾害预警系统:基于机器学习的气象数据预测工具
3. 可持续能源应用:小型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原型机
论坛采用TED Talk+圆桌辩论形式,聚焦:
- 城市规划:林超英教授解析《香港2030+》气候适应策略缺口
- 教育创新:黄宏辉主任解读教育局STEAM教育升级路径
- 社区韧性:郭志泰校长分享社区气候教育中心运营经验
时段 | 活动内容 | 地点 |
---|---|---|
12:00-13:30 | STEAM作品展/气象仪器体验区 | 赛马会教学楼LG层 |
14:00-15:00 | 主题演讲:《气候临界点的教育应对》 | 庄月明文化中心演讲厅 |
15:00-15:40 | 跨界研讨+作品颁奖典礼 | 庄月明文化中心演讲厅 |
林润发博士(港大地理系副教授)
近年主导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气候变化研究,其团队开发的社区洪水预测模型获香港研资局重点资助。
李淑明女士(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
负责修订《热带气旋预警系统》,推动风暴潮预警精度提升40%(数据来源:hko.gov.hk/2024/tech_report)
周世灏总监(香港资优教育学苑)
创建「气候领袖计划」,培养青少年在COP28等国际平台发声,2024年学员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青年创新奖。
【数据洞察】根据香港大学公民气候意识调查(2024),15-24岁群体对极端天气认知度达78%,但仅有32%掌握基础应对技能。本次活动通过70%实践参与+30%知识传授的沉浸式设计,直击气候教育「知行断层」痛点,为香港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提供教育创新样本。(全文统计字数:1287字)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添加启德官网微信,可立即咨询;
4、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