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史蒂夫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200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段子。其中,夏娃的苹果让人有了道德,牛顿的苹果让人有了科学,而乔布斯的苹果改变了人的生活:三个苹果改变世界。我们无法追述到底是什么诱惑了夏娃,也不清楚砸醒牛顿的到底是苹果还是梨,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乔布斯的苹果,的的确确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对乔帮主的产品,果粉们可谓趋之若鹜,即使在乔帮主与世长辞之后,由沃尔特▪艾萨克森撰写的《乔布斯传》在中国也出现了排队抢购的现象。为什么中国人会排队购买《乔布斯传》?一方面,是因为对大人物乔布斯的好奇,一种崇拜的心理,希望可以向他学习一招半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太缺乏这样的人才,都希望能在乔帮主身上发现有迹可循的成功之路。
但归其背后的原因,更多人关注的是对美国教育的窥探,希望能在同样的模式下,培养复制出下一个“乔布斯”。
美国精英式教育理念——辍学成功背后的秘密
看过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之一)这类人之后,或许有一部分人看到乔布斯的简介时,也不禁要感叹:“又是一个中途辍学的,看来想要成功必须得先辍学”。虽说是笑谈,但是从侧面仍然能体现出美国“精英式教育”理念。所谓“精英式教育”就是特别强调受教育者的智力,强调基础,它不是指单纯通过考试分数来培养“考试型”人才,而是以提高综合素质来衡量学生的培养目标。美国人很清楚一点:将来一切的竞争都是全球性的。他们要培养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他们不仅相信制造业正在本土消失,当工人已经没有任何前途,甚至觉得一些高度技术性的工作,如数据处理、会计分析、制图等等,也早晚要外包出去。因此,他们希望培养出的人才,必须占据最高端的、非工具性的工作,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优异的。于是,创造力、想象力、领导才能、人文价值、艺术品位等等综合性素质,是他们从小训练学生的根本。
乔布斯毕业于美国家园高中,就读的大学——里德学院成立于1908年,是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东南部的一所私立、自主的文理学院。里德学院具有典型的文理学院的特征:学院实行四年制寄宿教学,办学规模较小,坚持博雅、文理教学传统,强调优秀教学,选择性招生。有别于其他学院,里德学院在大一有规定必修的人文课程,大四要求每位学生学生完成专题毕业论文。另外,里德也是美国本科学院中唯一一所拥有由学生自主管理核反应堆的学院。里德学院更是以奇多的博士学位校友著称。虽然乔布斯最后选择了退学,但他坚持去旁听他喜欢的课程,加之他从小就对电脑技术非常的热爱,他潜心钻研,这些都为他后来创造苹果的各种产品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乔帮主没有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但他在美国精英式教育理念的熏陶下成长,具有一定创造力、想象力、领导才能、人文价值、艺术品位等综合素质的基础,加之他对电脑的热爱和执着,铸就了后来苹果的产生和发展。
美国教育的创造性、批判性
美国的建国之父、第二位总统亚当斯曾说,任何社会最终都会将由精英统治。
如何才能培养出精英?其实,培养精英不是关键,培养出有创造性、批判性精神的精英才是关键。
美国的教育理念是通过学校培养出全方位的人才,他们需要学生富有创造性思维,不希望学生千篇一律。所以,乔布斯在入学6个月后就退学了这件事情,在美国人眼里并不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们会尊重学生的每一个选择。当然,这并不是代表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创造而去休学,这是两种概念。
大部分在国内读书的学生深有体会,唯一能升入重点高中、考大学的方法就是成绩好、高分数,这是唯一途径,也是唯一办法。但是在美国,上大学的标准不只是SAT成绩,你还需要提交带有自传性的短篇作文、个人简历、平均成绩、课外活动记录等等。这些除了成绩以外的衡量标准,都需要你通过动手操作才能够达到。但是对于许多国内的学生来说,求学不只是为了学业,更多的是为了毕业后找个好工作。他们很焦急地专注于工资、职位等细节,却对自己能做什么一无所知。
乔布斯生长在一个普通的蓝领阶级的家庭里,他选择退学是因为他不想让他父母的所有积蓄花费在他不愿意学习的课程上。但他在退学后仍然坚持去旁听他喜欢的书法课、美术字体课。谁能想到这会成为我们如今在电脑软件中使用的字体呢?谁又能想到在当年电脑还是一件奢侈品的时候,乔布斯凭借自己年少时对电脑的兴趣,与拍档沃兹尼亚克一起,利用当时价值20美元的6502芯片,自己动手设计电路板,设计出属于自己的一台电脑,并且换回了它的价值,还成立苹果公司。同样,如果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辍学在家天天闷在屋里捣鼓不知名堂的东西的孩子,等待他的可能更多是指责,也就抹杀了一个潜在的创造发明者。
美国教育的包容、平等性
2001年美国总统专门签署了一个“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公平教育与均衡发展的机会,并以此来考核评价教师和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人的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特长;尊重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千差万别;尊重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特征。
相反,在中国,会因为成绩不好、或者纪律差的学生就要戴上“绿领巾”以示区别。我们且不说这种行为的错与对,古代先贤早就提倡出“有教无类”理念,即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个孩子都能通过公平的教育机会成才成德。以“绿领巾”来鞭策“后进”的行为的确让人有些费解。
从这点来说,美国的教育制度是非常人性化的。乔布斯曾经想过去社区大学继续学习。美国的社区大学主要是针对没有在高中毕业后直接升入大学,在工作了几年之后希望返回到校园的人群,或者是因为经济等原因没有完成大学梦的人群。只要申请人达到了申请标准,社区大学会继续接纳他们进行新一轮的学习教育。虽然最终乔布斯还是没有选择回学校学习,但是这并没有成为他前进的障碍,并且在他成立了苹果公司后,得到了保罗▪特雷尔的赏识,成为第一个购买苹果产品的客户。乔布斯曾中途被苹果公司开除,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动画《玩具总动员》的成功又回到了苹果公司。美国人并没有因为他的不走寻常路就给乔帮主带上坏孩子的帽子。
注重家庭教育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经常会在电影或是电视剧里看到,在美国,父母对子女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如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甚至很多学生上大学的学费都是通过自己打工或者是奖学金得来的。美国人会鼓励孩子的天性发展,会依照孩子的兴趣鼓励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是在中国,家长们平常要上班,周末还乐此不疲的陪着孩子上学,送孩子去各种辅导班,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家长觉得重要就行,很少能顾虑到孩子的想法。
乔布斯在婴儿时期被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领养,从乔布斯生前的言行可以看出,他的养父养母对他很好,供他读书,乔布斯在家钻研电脑时,他的养父保罗▪乔布斯也给予他很多的支持,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就是在他家的车库里成立的。很多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会选择寄宿家庭,除了能够相对减轻一些经历压力之外,也能够感受美国家庭教育的文化氛围。
很多中国学生慕名去美国留学,尤其是在择校问题上一直纠结于名校情结。美国教育体系的强大并不在于有名校,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的大学已逾4300多所。乔布斯比我们更清楚美国各个大学排名和声誉,但是他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成就了一个帝国。启德教育留学专家建议:名校固然是好,能够享受美国强大的教育资源,让孩子有革命性的变化是任何物质都不能来衡量的,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希望每一个有幸去美国读书的孩子珍惜这价值连城的机会,感恩父母,感谢美国的开放和开明。乔布斯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神话,我们不需要去模仿他,但是我们可以创造另一个乔布斯。